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
中新社记者 李安江 郭晋嘉 杜远
“我的孩子已被埋了10小时了”、“你们快点想办法啊……”
5月12日,我们作为中新社报道灾情的第一梯队在行至绵竹汉旺镇时,第一时间目击到东方汽轮机厂中学垮塌校舍的惨状。“救救我!” 垮塌的房屋中,不时透出被埋学生凄惨的呼救声。天一直飘着小雨,焦急的家长无助地围在废墟前,哭成一片。
前来采访的我们,面对那一张张泪脸,面对他们哀求的目光,一时不知所措。采访还是救人?这个新闻课堂上的道德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来得如此突然。我们放下了手中的相机,此时任何的采访行为都和这里的气氛格格不入。“救人,十万火急”,但在坍塌的钢筋水泥面前,我们也束手无策。
“快点救人,快把这里的情况报告出去”,有人向我们喊着,我们一路狂奔,终于走到了一个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立即用已经拨得发烫手机发出了求救信息。
一夜折腾,已近黎明,我们这时却找不到返回的路,盲目前行中又遇一灾民安置点,我们正准备下车采访,一对焦急的夫妇直扑过来,“救救我们的孩子,求求你们”,急切的话语近乎哀求。窝在妈妈怀中的小孩满脸是血、双眼微闭,只能喃喃发出不明呓语。情况紧急刻不容缓,顾不得采访任务,我们又即刻开车送他们前往绵竹市区寻找医院。
副驾驶座的记者不停催促司机“快点,再快点”,坐在后座的女记者一只手紧握男孩母亲发抖的手,一只手轻抚男孩的额头:“坚持住,会好的。”三公里路程,我们知道,这是在和死神赛跑。
已经停电的绵竹市内一片漆黑,我们将男孩送到当地一个医疗点门前,司机打开汽车大灯照亮进入医疗点的道路。此时,我们突然发现,刚才忙着救人,把我们的一个同事丢在了路上。
经过近一小时寻找,终于在绵竹市人民医院门口一条躺满伤者的街道上看到了同事熟悉的身影,此时的他,已将相机和笔记本放在一旁,正和几名护士将一名满身是血的重伤者抬上救护车。
那一夜,我们没有感到孤单,我们搭车的的士司机,就是来自绵竹的前往灾区献血队伍中的一员。
这一夜,我们几乎没有完成一个采访。
(中新社成都2008年5月18日电)
广西发布强寒潮防御警报,这几天出现最低气温******url:https://m.gmw.cn/2023-01/11/content_1303251909.htm,id:1303251909
1月11日12时,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强寒潮防御警报。据气象预报,未来十天我区气温先升后降,1月14日前气温回升、有雾或回南潮湿天气;14—17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区有强降温、大风、高寒山区及桂北有冰冻天气,各地气温下降12~14℃、局地16℃以上,最低气温出现在16—17日。
11—13日,桂东和沿海的部分地区有中雨、局地大雨到暴雨,我区其他地区阴天大部有小雨;全区大部有雾或回南潮湿天气。最低气温:桂北10~14℃,桂南15~18℃。
14—17 日,广西自北向南出现寒潮天气,全区阴天大部有小雨,其中桂东北局地有中雨,高寒山区及桂北局地有冻雨、小雪、雨夹雪或冰冻;桂东和沿海地区有偏北风6~7级、阵风8~9级;最低气温:高寒山区零下6~零下1℃,桂东北0~4℃,其他地区4~7℃。
18—20 日,全区阴天到多云,高寒山区及桂东北局地有冰冻或霜冻。最低气温:高寒山区零下5~0℃,桂北 1~6℃,桂南6~10℃。
北部湾海面:11—12日,中雨,东北风转偏南风4~5级;13—14日,多云到阴天,偏南风4~5级;15—17日,多云到阴天有小雨,偏南风转偏北风逐渐加大到7~8级、阵风9~10级。18日,阴天,偏北风5~6级、阵风7级;19—20日,多云,偏北风6~7级、阵风8级。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记者 韦薇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